首 页 > 首页推荐栏目 > 文化杂谈

被广泛误解的中庸之道
来源:文化中国 | 2012-02-09
打印 复制 点击量:5167

    这里要说的“中庸”,并非是指儒家的《礼记•中庸》及其内容,而是孔子所说的“中道而行”的“中道”。


    如同儒家的很多观点一样,“中庸”被后世广泛的误解,变成了“骑墙派”、“老好人”的处世格言,其实孔子所言的“中道而行”并非如此。

 

    孔子曾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即使没机会和能中道而行的人相处,也一定要和“狂者”和“狷者”这两种人相处。狂者积极进取,狷者有所不为。)这里最容易被误解的就是一个“狷”字,也就是“有所不为”到底何解。有人曾将其解做“谨小慎微,凡事三思而行,不敢越雷池一步”,其实这并不是孔子所说的“狷者”。有《论语》为证:“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季文子总是考虑很久才行动,孔子听到后说:“考虑两次,就足够了”),由此可见,孔子并不赞同凡事犹豫不决,一直在计划、评估却不敢付诸行动的那些人。


    那么,此处的“狷者”到底何意?重点在“有所不为”。子曰:“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这里的“卷而怀之”应该就是孔子所说的“有所不为”:即使你无法改变世事,至少保持自身的洁净,宁可失去做大事的机会,也不要同流合污。这其实正是孔子时代很多士人的选择,孔子虽然自己不愿采取这样的行为,宁愿“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但对这些人却保持着深深的尊敬和同情。


    那么,中庸之道到底是什么呢?它就是一门关于如何把握“度”的学问。《论语》中一些看似矛盾的观点,只要套用到“度”上,就可以发现它们的统一性。在乱世中,无原则的冲撞既定规则,即使这个规则并不合理,也一样是错误的。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学生运动)正如煤的形成,当初用去了大量的木材,得到的却是一小块儿。”。而无原则的向规则妥协,利用规则的不公平之处为自己谋利,助纣为虐,更是大错特错。既然两者皆错,那么在这之间对“度”的把握,才是最难的地方。


    即使是孔子,也直到晚年才找到了实现其理想的“中道”,那就是“教育”。试图直接改变当前社会的规则,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而且能持续多久的效用呢?即使以周公旦的贤能,也不过使西周持续了几百年而已;即使以管仲、晏婴的贤能,也不过让齐国繁荣了一百年而已;即使以孔子的贤能,也不过让小小中都繁荣了几年而已。


    所以,与其说孔子晚年退而修书、授徒是其因为理想无法实现而采取的无奈之举,不如说那正是他所找到的治世之道。“我无法改变规则,但可以教化世人。我无法带来阳光,但可以点燃一堆篝火。”这就是教化的力量。


    放在百年、千年的大尺度上,任何规则都是人心的结果,也就是所谓的“存在即合理”。人心不变,则规则不变。这正是中国乃至世界古往今来共通的规律,也是“拿破仑改变了法国还是伏尔泰改变了法国?”的终极答案。


    所以,与其抱怨时不我与,与其寄希望于社会如何如何,不如静下心来寻找和推广你理想中的价值观。因为这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中道”所在。
人心变,则规则变。这正是打破中国历史周期律的关键所在。
 

 

责任编辑:刘永锋

相册排行

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0)
发表评论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  承办:中国孔庙信息化平台工作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六铺炕街15号   邮编:100120   电话:010-82088883

   copyright© 2010-2020 孔子文化传播中心版权所有 网站编号1072813

       京ICP备102188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