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资讯中心 > 最新资讯

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要义
来源:《解放军报》 | 2011-11-15
打印 复制 点击量:3597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决策,同时就其根本任务、动力机制、实现路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及基本原则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具体阐述和部署。认真研究和把握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要义,对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十分必要。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文化强国战略的根本目标


  文化,是一定社会的经济与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能动反映,对社会进步与发展有重要推动价值。建设文化强国,根本目标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从而在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赢得主动。《决定》要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


  当今时代,综合国力竞争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文化的地位与作用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目标。日本、韩国早在1995年和 1998年就相继提出了“文化立国”战略,英、法、俄及印度等国也纷纷把提升文化软实力提上重要日程。美国20世纪60年代就着手产业结构调整,将发展高科技文化产业作为经济发展方向,并抓住机遇搭上了经济全球化及传播数字化、网络化之快车,迅速发展成世界上最庞大的文化超级大国。在国际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思想文化领域斗争深刻复杂的背景下,加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对内增强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对外增强国家亲和力与影响力,已成为增强国家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与战略之举。


  90年来,我们党十分重视文化建设,积极运用先进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力量,团结带领人民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推动各项事业发展,文化工作在各个时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与弘扬者,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与发展者。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始终把文化建设摆在党和国家全局地位,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促进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共同发展,使文化建设同经济、政治、社会及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整体推进,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有效提升了国家文化软实力。当然,这些成绩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包括体制机制缺乏活力,习惯用计划经济手段管文化、办文化,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不平衡,文化发展同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不相适应等。“十二五”规划提出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伟大目标,强调“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弘扬中华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随着文化兴国战略深入展开,我国文化软实力必将跨上迅速发展的快车道。


  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是文化强国战略的价值取向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满足群众各方面需求,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价值取向,也是党的立党宗旨。《决定》指出:建设文化强国,必须“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科学阐明了文化强国建设的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是价值观的内核,决定着人们的利益选择并在实践上提供行动方向。文化的本质内涵是价值观,是精神,是思想观念;文化的物质载体,是各种类型的文化产品及文化服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在具有特定意识形态属性的同时,也具有商品、产业和经济属性,通过市场交换实现其价值。我们应从两方面来认识文化包容的这种双重属性:一是在文化建设、生产与创造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文化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不给错误观点、不良思潮提供传播空间。二是在社会思潮日益多样化条件下,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具有多样化、多层次性,文化建设在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同时,还应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大力发展先进文化,鼓励健康文化,允许通俗文化,抵制腐朽文化。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通过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的实质所在。


  当代中国,我们党不仅大力倡导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努力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升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全面发展的需要,也十分注重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需要。有资料显示,“十一五”期间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框架基本建立,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获得保障,政府投入显著增加,从2006年文化方面投入685亿元,至2010年达到1528亿元,年均增长22.2%。2010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突破1.1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2.75%。同时,重点文化惠民工程提前完成“十一五”任务,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加快推进,服务运行机制获得创新,其资源共享、综合利用和社会化、多元化成绩显著。特别是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文化市场日益繁荣,国际文化贸易逆差局面明显改观,投融资体系更加完善,文化产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文化体制改革推进平稳有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坚持“两手抓、两加强”,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同时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增加了职工收入,繁荣了文化市场。


  推进文化创新是文化强国战略的强大动力


  文化创新是全球化浪潮下的重要战略抉择,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近代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贫穷落后,缘由固然很多,文化落后、观念滞后是关键也是直接因素。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人高擎新文化运动的火炬,将马列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大胆进行文化创新,在观念更新与理论创新的双重驱动下,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科学成果,有效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导引中华民族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当代中国,进行文化创新具有丰富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坚持思想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凸显着文化创新的灵魂与精髓。我们要准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及时总结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重点抓住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作出新的理论概括,永葆科学理论的旺盛生命力。二是注重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决定》要求:“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这对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有巨大作用。我们要牢牢抓住科学发展主题,紧紧把握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主线,使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三是推进文化科技创新。《决定》指出:“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要充分发挥文化和科技相互促进作用,深入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增强文化产品核心竞争力。四是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决定》强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高端紧缺文化人才培养计划”。要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培养造就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是文化强国战略之魂


  《决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强调“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


  应该承认,在建设文化强国过程中,必须自觉坚持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价值取向,但也应看到,由于社会存在的多样化,不仅直接决定了群众需要的多样性与多层次性,也同时决定了观念形态上反映出的多元化与复杂性。如果只讲满足群众需求,忽视发挥文化引领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忽视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与增强精神力量,就会落后于时代,在以“满足人民需求”之名中迎合庸俗、低俗、媚俗之风,不仅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最终将会影响先进文化的发展,干扰文化强国战略。这就需要坚持提倡多样性与弘扬主旋律的统一,真正创作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结合的优秀作品,切实满足群众需要。《决定》强调:“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项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它不仅为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确立了鲜明而科学的价值导向,也及时因应了国内外崭新的时代诉求,有效应对着多元文化的碰撞,抵御着资本主义国家“西化”“分化”、进行文化扩张和思想渗透的图谋,对于坚守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阵地,铸造中华民族精神支柱,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十分重要与必要。


  思想上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性,是为实践中充分发挥其巨大引领力,即引导与领率文化强国建设的能力。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处于最高层面,是根本要素;共同理想为全党和全国人民共同选择、认定并奋斗的理想与目标,是鲜明主题;“两个精神”为团结、凝聚党和人民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思想支撑,是力量源泉;荣辱观用以引导、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是道德准则;四方面内容彼此区别、相互联系,是有机统一整体。相对而言,前三者是对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的价值认同,发挥着理论前提和思想指导功能;荣辱观是在它们指引下,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系统概括,凸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四位一体”相结合,构成了逻辑严谨和层次分明、由理论到实践和由思想到行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框架结构。坚持这一科学理论体系的引领力,必须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性,不断提升全民族文明素质,使文化强国战略在又好又快发展中走向新辉煌。

 

责任编辑:ZK

相册排行

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0)
发表评论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  承办:中国孔庙信息化平台工作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六铺炕街15号   邮编:100120   电话:010-82088883

   copyright© 2010-2020 孔子文化传播中心版权所有 网站编号1072813

       京ICP备102188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