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资讯中心 > 最新资讯

提升语言软实力 推动汉语国际传播
来源:光明日报 | 2012-02-13
打印 复制 点击量:3300

与世界互动

 

    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文化软实力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组成部分和重要指标,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大力发展作为文化软实力核心要素的语言软实力,推动汉语国际传播,对于提升文化软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语言传播力是语言软实力的象征

 

  20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最先提出了“软实力”的概念,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软实力集中体现为四个方面的影响力,即文化影响力、意识形态影响力、制度安排上的影响力和外交事务中的影响力。

 

  语言软实力是文化软实力的核心,语言传播力是语言软实力的象征。历史证明,语言传播力与语言软实力相辅相成,密不可分。首先,语言传播力是语言软实力和国家软实力的标志。一种语言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是一个国家国际形象、世界地位和经济实力的体现,国家的文化和价值观也随着语言的传播而在全世界广泛传播。其次,语言传播力推动语言软实力的提升。语言的软实力不仅取决于语言本身及其承载的文化的独特魅力,而且取决于先进的传播手段和强大的传播能力。再次,语言软实力的提升也会促进语言传播力的发展。一种语言如果具有强大的软实力,就会在越来越广阔的领域里传播,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群所接受和使用。例如在近两个世纪中,美国和英国因为在科技、经济和文化等领域居于领先地位,具有丰富的语言软实力资源,因此,英语成为了具有独一无二的影响力,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和使用最广泛的第一强势语言。

 

  以推动国外的德语语言教学、传播德国文化和展示德国形象为目的的德国歌德学院发展迅速,目前已遍布92个国家和地区,共有149个分支机构和10个联络处。歌德学院语言推广的经验在宏观上是国家政策支持、工作目标明确、推广策略动态调整以及资金渠道多元化;在微观上是师资力量优秀、教学技巧娴熟以及声像教材品种多样。歌德学院的语言推广极大地提高了本国语言软实力,提升了国家形象和国际影响力,也为世界各国推广语言,提高语言软实力带来了启示。

 

  提升语言软实力的创新途径

 

  在全球建立孔子学院,提升语言传播力是增强语言软实力的有效途径。我国的孔子学院开始于2004年,目前已在105个国家建立了358所孔子学院和500个中小学孔子课堂,涉及全国260所高校和500多所中小学,选派了25000多名教师和志愿者。目前仍有160多所大学等待申请举办孔子学院。全球学汉语人数达5000万人,30多个国家将汉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语言软实力内涵发展。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主要资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语言软实力的提升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塑造我国形象、展示我国文化成就的现实选择。我国语言软实力的提升,必须以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精神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不断完善自身的政治意识形态价值,深入发掘中华文化的精髓,激发我国语言的活力,增强实力,提升吸引力、凝聚力、感召力和国际竞争力,实施内涵发展的战略。

 

  要发挥创造力促进语言传播的创新。首先,要建立和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语言传播政策。将国际汉语推广纳入国家战略体系,建立语言战略研究机构,研究制定适应国际形势、符合我国国情的国际汉语推广政策,在国家政策层面为国际汉语推广提供保障和支持。其次,要建立国际汉语教育人才选拔和培养机制。要积极建立高效的选拔机制和培养机制,把优秀的人才引进到孔子学院院长和对外汉语教师队伍中来,使他们不仅深入了解中华文化和语言,而且全面掌握将中华文化和语言更好地传播的技能。再次,要积极发展语言产业,积累语言资源,开发配套的语言产品。将现代教育技术引入国际汉语教育中,研制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创立有影响力的汉语言教学资源品牌,推动教学资源的创新。不仅要集中力量开发教材和课件等教学资源,而且要增加优秀中国影视文学作品以及动漫游戏等的出版数量,同时针对不同层次学习汉语的学生制作可以满足多种需求的语言产品,如各种优秀文学作品的简写本、选读和多语种对照的版本等,以供教学和自学使用。语言产业和语言产品的发展将会使汉语及其承载的中华文化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更深更广的传播和弘扬。

 

责任编辑:刘永锋

相册排行

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0)
发表评论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  承办:中国孔庙信息化平台工作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六铺炕街15号   邮编:100120   电话:010-82088883

   copyright© 2010-2020 孔子文化传播中心版权所有 网站编号1072813

       京ICP备102188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