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殿是孔庙的核心建筑,是祭祀孔子的中心场所。原名为文宣王殿,始建于宋天禧二年(1018)。“大成”二字出自《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句,“大成殿”之名始于宋崇宁三年(1104),宋徽宗赵佶赐名“大成殿”, 赞颂孔子思想空前绝后,完美不缺,集古圣贤之大成,并亲书匾额,北宋末年毁于战火。金代皇统九年(1149)重建,明昌五年(1194)重修时扩为七间,绿色琉璃瓦,廊柱也改为石质,并刻龙为饰。贞佑二年(1214)又毁于战火,元大德六年(1302)又重建。明成化十六年(1480)扩为九间。到明弘治十二年(1499)又毁于雷火,旋即重建。清雍正二年(1724)复遭雷火,也正是从这次重建时皇帝恩准殿顶采用黄色琉璃瓦,与皇宫的规格等同起来。
现在看到的大成殿是清雍正时期火后重建的。大成殿阔九间,深五间,主殿东西宽45.78米,南北深24.89米,高24.8米,重檐九脊,周绕回廊,雕梁画栋,宏伟壮观。四周有回廊,顶端檐吻足有一人之高,前檐下为十根浮透雕水磨大石柱,柱高5.98米,直径0.81米,每柱二龙对翔,盘绕升腾,中刻宝珠,四绕云焰,下饰莲花石座。从底到上全部雕刻深邃,云龙腾起如飞,神态各异,远而望之,祥云之中蛟龙盘旋飞舞,使人无不感到惊讶万分。大成殿两侧回廊和后面回廊下的18根石柱为八棱八面柱,上有浅雕云龙戏珠,每一面为九龙戏珠,每根柱上就有72条龙。
殿下有双层台基,前有高二米的大露台,东西宽约45米,南北35米,南有两层大型浮雕龙陛,四周围以双层石栏,石栏下东西南三面共突出24个石雕螭首。双层石栏设计规整古雅,有复道四通。大露台是祭祀孔子时舞蹈奏乐的地方。这片神圣的露台,古时作为帝王亲临祭孔子时举行祭祀大典及上演乐舞的地方。自汉高祖到清高宗的绵绵1700多年间,有12位帝王先后19次亲临祭孔,并不断地对孔子追谥封号,直至达到“大成至圣文宣王”的崇高地位。
整个大成殿气势雄伟,结构整齐,规模宏大,突兀凌空,金箔贴裹,群龙竞飞,具有明显的东方建筑特色。与北京故宫太和殿、泰安岱庙里宋天贶殿并称为东方三大殿。
责任编辑:Z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