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资讯中心 > 综合资讯 > 文化创意

《论语》金句契合大运理念
来源:深圳商报 | 2011-08-02
打印 复制 点击量:3942

 

 6月15日,一位市民站在《论语》金句“不知礼,无以立”公益广告牌前候车

 

    深圳商报《深圳1600块<论语>公益广告发现中华文化之美》的报道,引发各界关注,不少市民打来电话表达对此事的看法;有网友将公益广告的图片上发“微博”后被大量转发;外地游客纷纷在公交站广告前留影纪念……一些市民认为,以儒家经典《论语》的金句为主题的城市双语公益广告牌,不仅体现了深圳这座现代化都市的情怀与包容性,更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人文熏陶。

    记者昨天就此采访了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李瑞琦,他表示,“发现中华文化之美”公益广告能够得到市民的认同,是件非常高兴的事。“今年是‘大运之年’,城市公益广告不仅要融汇国际化元素,还要表达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论语》金句契合了大运理念,更体现了大运会是友谊的盛会。它超越了民族、宗教和种族的歧视与隔阂,是建立在理解和相互尊重之上的世界和谐。”李瑞琦说。

    一种“沉静式的教育”


    深圳大学文学院徐晋如博士在一个星期前就注意到了学校周围竖立的《论语》公益广告。他说,从古到今,孔子的思想具有一种世界大同的精神。采用《论语》金句的城市公益广告体现了城市的厚度与大气。“一切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文化竞争。大运会期间,深圳将迎来四方宾客,尤以各国大学生及大学教师为主。在这样的契机下宣传中华传统文化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徐晋如说。

    徐晋如将《论语》公益广告的设置视为一种“沉静式的教育”。他说:“中国正处于道德重建的阶段,先圣的语录有利于得到一些永恒的启示。”徐晋如认为,在众多斑斓的商业广告中,《论语》公益广告显得朴素清新,格外养眼,这是中华文化的精华,看着、诵读着,心里油然而生中华礼仪之邦的自豪感。

    现在,徐晋如走在路上,会和学生们讨论《论语》中的用句。他说:“每个人对《论语》的解读各有不同,我最喜欢‘德不孤,必有邻’一句。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有品德的人一定能找到知音。这样的句子真是久违了,读着想着,内心美好而坚定。”

    体现深圳人文情怀与包容度

    深圳市冰上运动轮滑协会秘书长刘雄弼在世界各地参加过各种类型的体育盛事,他认为,深圳大运会的文化宣传可谓细致入微。“品牌赛事是一张城市名片,打的是城市广告,传播的是城市形象、文化与价值。《论语》用句简单而深刻,不仅能表达城市的风貌,更体现出主办城市人民的精神诉求与喜迎八方宾客的热情。”

    深圳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日益临近,刘雄弼认为,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是一场尊重生命成长的盛会,年轻的深圳正处于城市生命成长的过程中,《论语》中精选的6句话,涵盖了中华礼仪文化的精髓,将引领中国青少年乃至世界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与思考。“这不仅仅是挂在这读几句的问题,将唤醒人们的文化记忆,引导市民重新关注、解读千年古国文明。”刘雄弼说。

    这种文化“润物细无声”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礼之用,和为贵”、“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德不孤,必有邻”、“君子和而不同”、“不知礼,无以立” ……一些市民表示,这些有共同“大运”标识和白褐相间雅致色彩的公益广告,选句经典温馨、设计大气亲切。

    记者昨日在中信城市广场路段公交车站听到了几位中学生对《论语》公益广告的议论。“原来‘四海之内皆兄弟’的上句是‘与人恭而有礼’”、“这个‘德不孤,必有邻’有多重意思”……同学们用中英文双语对照解读句子,那热闹而认真的情景让人印象深刻。

    中学教师温老师认为,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涉及到道德礼仪,诗词歌赋,天文地理,其中很多文化精华值得继承和发扬,加之如今外来文化的泛滥,教育在这方面的缺失,许多优秀文化不为如今的学生知道。她说:“如果严肃说教,强行灌输,效果也令人质疑。如能将学习与之有机而巧妙的结合,不是两全其美吗?公益广告遍布学生周围,对他们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又易于接受,印象深刻,真的是‘润物细无声’。”

 

责任编辑:ZK

相册排行

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0)
发表评论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  承办:中国孔庙信息化平台工作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六铺炕街15号   邮编:100120   电话:010-82088883

   copyright© 2010-2020 孔子文化传播中心版权所有 网站编号1072813

       京ICP备102188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