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焦点专题 > 儒家文化之当代传播的思考

推动儒家文化的多样化传播
来源:红旗文稿 | 2014-12-27
打印 复制 点击量:2722

  儒家文化的当代传播,应结合时代的新特点,结合传统和现代、无形和有形的传播方式,与时迁移、应物变化,因时制宜、融会贯通,既立足于儒家文化传统,又站在东西文化比较层面,对话交融西方思想,进行创造性的阐释、传播,使古老思想资源转化为当代人精神世界的宝贵养分。

    1.以适应于时代的方式促进儒家文化传播。阐释经典的传统研究方法当然要继续,但普及儒家文化不能局限于历史的描述和学术的研究。儒家文化并不只是陈列于博物馆的文物陈迹,而应当走入大众的日常生活,以充满生活气息的灵动形态,让人们能够亲近、濡染。比如,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以影视、动漫卡通等现代形式传播儒家文化,但以音乐的形式还不多见。实际上,“乐”也是儒家“六艺”之一,最初的儒家六经中也有《乐经》的存在。孔子十分重视诗教和乐教,他认为一个人的学习,“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就是说,以音乐完成其最后的学习。《礼记·乐记》也说:“乐者乐也。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因此,用音乐表达内心情感和进行外在教化,是儒家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这种传播方式,也具有较好的传播效果和感染力,老百姓喜闻乐见。

    2.以创新传统方式深化儒家文化传播。在信息技术普及的当下,加强儒家典籍的整理、研究和出版,推进儒家文本资源的数字化,在国民教育中加强儒家经典的学习,构建现代化的儒家文化传承体系,是创新儒家文化的“无形”传播方式。例如,由北京大学牵头、国内外几十所高校共同编撰的《儒藏》,是一项关乎儒家文化复兴的重大学术工程,堪称最完整的儒家思想文化著述总汇。再比如,截止到2013年底,全球已有120个国家、地区建立了440所孔子学院和646个孔子课堂,对儒家文化的学习研究已经成为世界性题目,儒家思想正跨越国界传遍全世界。

    3.以生活化的方式推进儒家文化的有形传播。儒家文化不能博物馆化、学院化,而应走入大众日常生活,依靠多样化的手段,以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形式传播,让儒学走进现实生活,形成一种无处不在的价值指引。例如,可借鉴韩国设立研究儒学的“成均馆”和普及儒家伦理的“乡校”,建立国学院、“六艺馆”等场所,学习传承儒家伦理及各种技艺。近几年来,深圳首创了《论语》金句公益广告,在城市公交、地铁、机场、口岸广泛发布,让世界发现中华文化之美,还利用“市民文化大讲堂”等知名文化品牌活动,传播普及儒学知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们应站在时代的高度,在儒家文化传播中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做好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引导更多人了解儒家文化及中华文明的当代价值,为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世界多元文化的和谐共生做出应有贡献。

 

作者:王京生

 

 

责任编辑:陈风

相册排行

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0)
发表评论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  承办:中国孔庙信息化平台工作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六铺炕街15号   邮编:100120   电话:010-82088883

   copyright© 2010-2020 孔子文化传播中心版权所有 网站编号1072813

       京ICP备102188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