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焦点专题 > 中国皇家孔庙国子监:物转星移几度秋

今之“国子”难当重任
来源:本网 | 2011-05-11
打印 复制 点击量:5001

    《周礼·地官·师氏》:“以三德教国子。一曰至德,以为道本;二曰敏德,以为行本;三曰孝德,以知逆恶。教三行。一曰孝行,以亲父母;二曰友行,以尊贤良;三曰顺行,以事师长。德行,内外之称。在心为德,施之为行。”


    国子者,最初是指在学之公卿大夫子弟,即将掌握一个国家大政方针的决策者。培养这些决策者,最先教导以三德:中和之德、仁义顺时、尊祖爱亲,这是最基本的人生态度;后施之以行:孝父母、重友邻、敬师长,此为最基本的行为素质。在隋以后1300多年的科举历史中,这个德行标准一直为中央选拔人才所沿用,而“国子”一词用在中央官学的名称中,如国子学、国子寺、国子监,也一直沿用直至科举制度的消亡。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于公元前124年创建太学,当时的选拔方式便是举孝廉。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四月,诏令文武官员有职事者,可以“孝悌有闻”、“德行敦厚”、“结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饶”、“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膂力骄壮”等10科举人;大业五年(609年)正月,又诏令诸郡以“学业该通,才艺优洽”、“膂力骄壮,超绝等伦”、“在官勤慎,堪理政事”、“立性正直,不避强御”等4科举人;大业年间,隋炀帝还设置明经,进士二科,并以“试策”取士,观此种种,自隋朝始设科举,其选拔人才的标准无一不是看重德行。可见,中国人重视德行教育是自古以来的传统,先成人后成才,先修身齐家,然后才去谈治国平天下。


    唐朝随着科举制度的日渐完备,贞观二年便开始在国子监中祭祀孔子,正式开始了中国“庙学合一”尊师、重教的历史,上行祭孔子兴儒教而下效之,至明清达到顶峰。儒教所到之处,极具包容性和开放性,能集各文化所长,兼收并蓄,最终都能以雨润万物之儒而化之。英国历史学家汤恩比在《展望二十一世纪》中说:“中国的儒教世界观存在人道主义。”“中华民族的美德,就是在那屈辱的世界里,也仍让继续发挥作用。”也可以说中华民族自从“以儒治世”以来从未真正意义上被打倒,直到儒教礼教意识越来越淡薄的今天,才让中国人意识到了文化缺失的危机。

 

    中国的儒文化,曾在相当长的历史中被北夷民族称为汉文化,历史中有两次外族入侵汉地建立政权的,一是蒙族建立元朝、一是满族入关建立大清帝国,两朝都是马背上打天下,在治理国家上却不得不回归到以儒治世的轨道。从某种角度上看,政权的确是更换了,但是儒文化非但没有被取代,反而容纳了其它的民族文化,扩大了本文化的范畴和影响力,实为不可小觑、无法撼动的软实力。

 

    不仅如此,儒学所到之处都以潜移默化的同化力改变着整个东亚地区的历史。早在唐朝,中国国子监便接收外国学生前来求学,并能参加科举考试,孔子和儒学因此渗透到了整个东亚,中国从满清灭亡后长达近一个世纪的动荡岁月中,经历了西方文化的入侵和冲击,经历了批林批孔抛弃文教的文化浩劫,当传统渐渐被淡忘,儒学却在韩国、日本等东亚国家继续传承,造就了他们精神和经济两个层面上的富足与繁荣。这让仍然沉睡的中国重新审视历史。


    儒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土壤,却在近代历史中出现了断层,自古儒教向来最注重教化,因此成就了古老的中华文明生生不息。而如今我们的学校教育常以升学为目的,设置繁重的学习科目,使学生只为分数和升学而苦读,却不知道为何而读书!物质化社会的大环境,使青少年学生过多的被吸引到权钱利益的错误价值观上,更加看不清自己的方向。欠缺道德素质的培养和能力的提升,致使学生缺乏社会公德心和责任感,自私冷漠,和没有能力面对挫折。所以诸如留学生弑母、大学生撞人后杀人灭口、学生课堂殴打老师之类的新闻充斥各大媒体的头条,听者慨叹世风日下的同时,是否能深深的感受到文化缺失的恐慌。


    学校里的德育课、思想政治课成了可有可无的摆设和学生最不用担心的科目,社会只推崇高分者,不知道这其中低能的、低德行的也大有人在。这种本末倒置的教育方式,正与中国的传统儒教背道而驰,古代君王曾只以一项孝德,便可委以重任,在今天是不可能的事情,却足以对比出古人重德行以为国本,而我们恰恰在舍本逐末。所以在古称之为“国子”的,在今则寥寥不可寻。因为如今,少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国子,少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国子,少有能成为中华脊梁的国子,这时,我们终于开始反思,正是回归那破败的文庙,祭拜先师孔子的时候了。

 

 


 

责任编辑:歡歡

相册排行

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0)
发表评论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  承办:中国孔庙信息化平台工作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六铺炕街15号   邮编:100120   电话:010-82088883

   copyright© 2010-2020 孔子文化传播中心版权所有 网站编号1072813

       京ICP备102188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