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焦点专题 > 中国皇家孔庙国子监:物转星移几度秋

《周礼·地官·师氏》:“以三德教国子。一曰至德,以为道本;二曰敏德,以为行本;三曰孝德,以知逆恶。教三行。一曰孝行,以亲父母;二曰友行,以尊贤良;三曰顺行,以事师长。德行,内外之称。在心为德,施之为行。”国子者,最初是指在学之公卿大夫子弟,即将掌握一个国家大政方针的决策者。培养这些决策者,最先教导以三德:中和之德、仁义顺时、尊祖爱亲,这是最基本的人生态度;后施之以行:孝父母、重友邻、敬师长,此为最基本的行为素质。在隋以后1300多年的科举历史中,这个德行标准一直为中央选拔人才所沿用,而“国子”一词用在中央官学的名称中,如国子学、国子寺、国子监,也一直沿用直至科举制度的消亡。

皇家孔庙:国子监

自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家学说便成了国学的主要教育内容,“立孔子庙堂于国学”,是对孔子作为教育先驱的褒奖与推崇。自东晋国子学中设立孔庙,到唐初长安国子监设立孔庙,后至元世祖忽必烈定都北京设庙学于国子监,祭祀与教学便成了国都孔庙特有的礼制形式。正是通过这种至高无上的庙学形式,孔庙的地位也随之得到提升,其规格也明显高于其他州、府、县庙,而作为某一阶段的国家级教育殿堂,其历史的辉煌和对后世的影响也都达到了无与伦比的高度。
    国子监是中国古代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
    上古的大学,称为成均、上庠。 董仲舒:“五帝名大学曰成均”,郑玄:“上庠为大学。”至于夏商周,大学在夏为东序,在殷为右学,在周有东胶,而周朝又曾设五大学:东为东序,西为瞽宗,南为成均,北为上庠,中为辟雍。西晋武帝咸宁四年(278)﹐始立国子学﹐设国子祭酒和博士各一员﹐掌教导诸生。北齐改名国子寺。隋文帝时﹐改寺为学。不久﹐废国子学﹐唯立太学一所﹐省祭酒﹑博士﹔置太学博士﹐总知学事。隋炀帝即位﹐改为国子监﹐复置祭酒。唐沿此制﹐国子监下设国子﹑太学﹑四门﹑律算﹑书等六学﹐各学皆立博士﹐设祭酒一员﹐掌监学之政﹐并为皇太子讲经。唐高宗龙朔元年(661)﹐东都亦置国子监,还一度改称司成馆或成均监。
    在唐朝国子监设立孔庙之前,有史可循的中国皇家孔庙有东晋建康国子学中的孔庙、北魏平城设于中书省的孔庙、北魏洛阳太学中的孔庙、北齐邺城太学的孔庙、隋朝大业年间设立的太学孔庙等。然而,这些孔庙都没有传承下来,随着历史烟云而随风飘散走了。后唐、宋、元、明、清各朝均自上而下尊孔祭孔,于各地兴办庙学,明清时期达到顶峰。

[详细]
唐代国子监“现存”最早的皇家孔…

西安孔庙,也就是现在的碑林博物馆,最早是唐朝国子监孔庙所传承下来的,一度肩负着太…

[详细]

大明京师国子监——秦淮“南雍”

明朝建立前三年,即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朱元璋改应天府学为国子学(地点在今夫子庙)。由于跟随他打天下的人,虽然做了“品官”,但大多没有文化,很难肩负重任。于是在洪武元年,朱元璋就“令品官及民秀俊通文义者,并充学生。”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下诏建国子学于鸡笼山下,规模宏大,面积很广,东到小营,西到进香河,南到珍珠桥,北至鸡笼山麓。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国子学为国子监。今东南大学一带是国子监的主要部分。监内有房1089间,菜地80亩。六朝皇宫的主体部分,全部囊括在国子监的范围之内。明朝京师国子监是世界上最大的高等学府之一。  
    以培养“忠君”、“致治”、“文武兼备”为目的的国子监,开初只有五、六百名学生,到永乐二十年(1422年),学生增加到9972人。据《明史•百官志》载,国子监师资为37人,其中五经博士5人,六堂助教15人,学正10人,学录7人,行政人员7人。后来,随着明朝政治中心北移,南京国子监的学生数量逐渐减少,但仍有千余人。当时的国子监还招收部分外国留学生。有高丽(朝鲜和韩国)、日本、暹罗(泰国)等,他们可以参加中国的科举考试。洪武四年,高丽学生金洪即考中了中国的进士。

 

[详细]
大清国子监:北京“北雍”

“北雍”国子监坐落在北京东城区安定门内国子监街(原名成贤街)15号,与孔庙一处。

[详细]

今之“国子”难当重任

国子者,最初是指在学之公卿大夫子弟,即将掌握一个国家大政方针的决策者。培养这些决策者,最先教导以三德:中和之德、仁义顺时、尊祖爱亲,这是最基本的人生态度;后施之以行:孝父母、重友邻、敬师长,此为最基本的行为素质。在隋以后1300多年的科举历史中,这个德行标准一直为中央选拔人才所沿用,而“国子”一词用在中央官学的名称中,如国子学、国子寺、国子监,也一直沿用直至科举制度的消亡。
    中国的儒文化,曾在相当长的历史中被北夷民族称为汉文化,历史中有两次外族入侵汉地建立政权的,一是蒙族建立元朝、一是满族入关建立大清帝国,两朝都是马背上打天下,在治理国家上却不得回归到以儒治世的轨道。从某种角度上看,政权的确是更换了,但是儒文化非但没有被取代,反而容纳了其它的民族文化,扩大了本文化的范畴和影响力,实为不可小觑、无法撼动的软实力。不仅如此,儒学所到之处都以潜移默化的同化力改变着整个东亚地区的历史。早在唐朝,中国国子监便接收外国学生前来求学,并能参加科举考试,孔子和儒学因此渗透到了整个东亚,中国从满清灭亡后长达近一个世纪的动荡岁月中,经历了西方文化的入侵和冲击,经历了批林批孔抛弃文教的文化浩劫,当传统渐渐被淡忘,儒学却在韩国、日本等东亚国家继承传承,造就了他们精神和经济两个层面上的富足与繁荣。这让仍然沉睡的中国重新审视历史。
    儒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土壤,却在近代历史中出现了断层,自古儒教向来最注重教化,因此成就了古老的中华文明生生不息。而如今我们的学校教育常以升学为目的,设置繁重的学习科目,使学生只为分数和升学而苦读,却不知道为何而读书!物质化社会的大环境,使青少年学生过多的被吸引到权钱利益的错误价值观上,更加看不清自己的方向。欠缺道德素质的培养和能力的提升,致使学生缺乏社会公德心和责任感,自私冷漠,和没有能力面对挫折。所以诸如留学生弑母、大学生撞人后杀人灭口、学生课堂殴打老师之类的新闻充斥各大媒体的头条,听者慨叹世风日下的同时,是否能深深的感受到文化缺失的恐慌。

 

[详细]
韩国成均馆:最完整的释奠祭

韩国首尔文庙成均馆,最初建立可追溯到13世纪高丽时代,同一时期是中国的宋朝,因此建…

[详细]
往期回顾 更多
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
我要留言 用户名 密 码 注册新用户 忘记密码? 以 用户ID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评论

投稿专区

近期投稿录用名单:
1111

联系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六铺炕街15号凤凰台饭店521室       邮编:100021

电话:010-65177778      

传真:010-82088883

E-mail:chinakongmiao@163.com

投稿方式

1.纸张稿邮局投寄至编辑部联系地址。

2.网上投稿至联络邮箱。

3.投稿后若一周内无回信,可以致电编辑部查询。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  承办:中国孔庙信息化平台工作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六铺炕街15号   邮编:100120   电话:010-82088883

   copyright© 2010-2020 孔子文化传播中心版权所有 网站编号1072813

       京ICP备102188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