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焦点专题 > 光彩耀千秋的太学石经

石经是我国古代刻于石碑、摩崖上的佛教、道教和儒家经典。石经主要分为佛道石经和依据官定儒家经典刻成的太学石经两大类。在我国古代佛道石经中,佛教经文刻石的风气盛行于北朝,直至隋唐以及宋元以后连绵不断;道家经典也因为道教的广泛传播,其刻石历代不衰,著名的刻石多为《道德经》、《消灾护命经》等。我国历史上共有七次大规模的刊刻太学石经,自东汉熹平石经开始,另外六次分别是三国魏正始石经、唐开成石经、五代后蜀石经、北宋石经、南宋石经、清石经。七朝石经的刊刻对于规范经籍版本和文字,促进儒学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七种石经中,只有西安碑林的《开成石经》、杭州孔庙的《南宋太学石经》和北京国子监的《乾隆石经》硕果仅存。

《开成石经》:世界上最大最重的书

《开成石经》,唐代的十二经刻石。又称唐石经,人们称赞它是“世界上最大最重的一部书。”。《开成石经》是唐文宗(李昂)太和四年(公元830年)接受国子监郑覃的建议,由艾居晦、陈介等用楷书分写,花费了大约七年时间到开成二年(公元837年)刻成一部石经。其中包括《周易》、《尚书》等十二种经书和《五经文字》及《九经字样》。始刻于文宗大和七年(833),开成二年(837)完成。原碑立于唐长安城务本坊的国子监内,宋时移至府学北墉,即今西安碑林。中国清代以前所刻石经很多,唯开成石经保存最为完好,是研究中国经书历史的重要资料。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唐初诏命经学大师贾公彦、孔颖达订正经籍。至文宗大和年间,在郑覃、唐玄度的建议下,依汉故事镌石太学,计有《周易》等12种经书。共刻114块碑石,每石两面刻,共刻经文650252字。每碑经石高约1.8米,面宽0.8米。下设方座,中插经碑,上置碑额,通高约3米。1949年以前“碑林管理会”将碑石去额平列,成现存的形状。开成石经的版面格式与汉魏石经不同,每碑上下分列8段,每段约刻 37行,每行刻10字,均自右至左,从上而下,先表后里雕刻碑文。

[详细]
《唐开成石经》刊刻的社会背景

《唐开成石经》是唐太宗太和四年朝廷下令刊刻的、用于规范经籍用字字形的儒家经碑。

[详细]

《南宋太学石经》:千秋石经岳飞故宅立

1127年,女真贵族攻陷汴京,北宋王朝宣告结束。同年,宋高宗赵构在南京(今河南商丘)重建宋朝,史称南宋。由于金军步步进逼,宋军节节败退,朝廷被迫南迁,短短二三年中,先后辗转于扬州、建康、杭州、越州(今绍兴)等地。建炎三年(1129年)宋高宗升杭州为临安府,绍兴八年(1138年)正式定都临安。至此,南宋王朝结束了流离转徙的态势,从而进入了安邦治国,偏安东南的新时期。
    南宋太学石经最初刻立于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太学内,因而得名,太学是我国古代朝廷官办的最高学府。南宋太学石经简称“南宋石经”,始刻于绍兴十三年(1143年),故称“绍兴石经”。南宋淳熙四年(1177年),宋孝宗诏建“光尧石经之阁” 存放石经,并亲书“光尧御书石经之阁”牌匾,故又称“光尧石经”。南宋石经亦称“宋高宗御书石经”,以其乃宋高宗亲书之故。
    南宋初年曾有过一段以临安府学兼作太学的短暂过渡时期,但是石经并没有立于其中,因为此时尚未有这一动议。绍兴十三年正月,以岳飞故宅为太学(今小车桥东,原浙江医科大学内)。

[详细]
《南宋太学石经》的核心价值

南宋石经在儒家经典十三经成型的演变历史过程中,尤其是在儒家思想重要转折阶段,发挥…

[详细]

《乾隆石经》:传统文化艺术的巨构

《乾隆石经》亦称《清石经》,即《石刻十三经》碑。中国最后一部官刻儒家石经。中国仅有的一部最完整的十三经刻石。位于东城区孔庙西侧夹道。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动工刻石,乾隆五十九年刻成。原立于国子监六堂。1956年国子监辟为首都图书馆馆址,《石刻十三经》碑群被迁出六堂,置于国子监与孔庙之间的夹道里,后加盖屋顶,对外开放。碑石:经文碑189通,共63万余字。其中《周易》6通,《尚书》8通,《诗经》13通,《周礼》15通,《仪礼》17通,《礼记》28通,《春秋左氏传》60通,《春秋公羊传》12通,《春秋谷粱传》11通,《论语》5通,《孝经》1通,《尔雅》3通,《孟子》10通。碑制均为圆首方座,高 305厘米,宽106厘米,厚31.5厘米,额篆书:《乾隆御定石经之碑》。碑文楷书,两面刻,每面分6截写。乾隆《刊石经谕旨碑》1座,形制同经文碑。乾隆《石刻蒋衡书十三经碑序》碑2通,满、汉文各1通,额篆书《乾隆御制石刻蒋衡书十三经于辟雍序》,首题《石刻蒋衡书十三经于辟雍序》。乾隆帝爱新觉罗 •弘历书。相关碑刻:乾隆帝《说经文碑》16通,高405厘米,宽136厘米,厚45厘米,方首方座,额篆书:《乾隆御制说经之文》。石刻《蒋衡写经图》,高110厘米,宽41厘米,线刻人物画,标题为冯敏昌隶书《蒋湘帆先生写经图》,图后有蒋衡行书七绝2首,署名“拙老人”。

[详细]
十三经碑廊

乾隆石经”刻成后,立于国子监东西六堂,后于1956年,迁于孔庙与国子监的夹道内,一直…

[详细]
往期回顾 更多
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
我要留言 用户名 密 码 注册新用户 忘记密码? 以 用户ID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评论

投稿专区

近期投稿录用名单:
1111

联系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六铺炕街15号凤凰台饭店521室       邮编:100021

电话:010-65177778      

传真:010-82088883

E-mail:chinakongmiao@163.com

投稿方式

1.纸张稿邮局投寄至编辑部联系地址。

2.网上投稿至联络邮箱。

3.投稿后若一周内无回信,可以致电编辑部查询。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  承办:中国孔庙信息化平台工作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六铺炕街15号   邮编:100120   电话:010-82088883

   copyright© 2010-2020 孔子文化传播中心版权所有 网站编号1072813

       京ICP备102188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064